


產品是冰冷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進步,某個產品會過時落伍。而品牌是有血有肉有靈魂有情感的;產品,被競爭者模仿,甚至是超越,而品牌則是獨一無二的,真正持久的競爭優勢往往來自于強勢品牌。可以說,誰掌握了品牌,誰就掌握了未來市場的主動權。當今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實質上已經演變為企業與企業、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競爭。國際市場的普通規律是:20%的強勢品牌占據著80%的市場。這一規律同樣適用于中國,未來的市場趨勢將是:弱者更弱,強者更強。
1. 何為品牌
品牌一詞最初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它的中文意思是“烙印”。在當時,西方游牧部落在馬背上打上烙印,用以區分不同部落之間的財產,上面寫著一句話:不許動,它是我的。并附有各部落的標記。這應該是最初的品牌標志和口號。
世界各地的品牌專家、學者對品牌的概念都有不同形式的理解,總結出來大概就是:品牌是消費者心目中對企業的感知與印象;企業信息作用于消費者的內心,并在內心留下的烙印的總合,是物質世界在精神世界里的能動反映。
2. 品牌——企業的靈魂
品牌不是掛在墻上,不是掛在嘴上,而是要放在你的心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品牌打動人心。一個真正的品牌必須是有靈魂的,必須有精神和意念在支撐著它。如果企業即使規模很大,但缺乏個性,未必能形成品牌,因為沒有靈魂的品牌,無論你對它進行怎樣的打造,它都會被市場淘汰,都會被歷史遺忘。
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盡量取悅每一個人。中國廣告的信息也不一定要清晰,但一定要每一個人都喜歡,都不至于產生反感的情緒。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這種建設品牌的理念將會越來越沒有效力。因為建立品牌必須要有一個很鮮明的品牌差異,只有通過差異性的塑造,品牌形象才會更加鮮明,才能真正吸引與品牌內涵相吻合的那一部分人群。很多西方的品牌建設很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品牌塑造是代表西方的文化和歷史傳統的,如NIKE、可口可樂。中國的品牌建設還只是一味地模仿外國知名的品牌,事實上品牌是具有靈魂的根本性的東西,可以借鑒學習,但不能模仿。中國的品牌建設一定要尋找自己本質的、一些有特色的東西,而不是照搬別人成功的例子。
3. 品牌的力量
廠房再漂亮,消費者不會在買產品之前先去參觀工廠,技術再先進,也沒有消費者去深入探究,消費者只憑著對品牌地感受來決定一切,因此,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怎么樣,而是消費者認為你怎么樣。對于消費者而言, 品牌是一種經驗。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同類產品多達數十上百甚至上千種,消費者根本不可能逐一去了解,只有憑借過去的經驗或別人的經驗。因為消費者相信,如果在一棵果樹上摘下一顆果子是甜的,那么他也會相信這棵樹上的另一顆果子也是甜的。這就是品牌的“果子效應”。
品牌已成為企業生存的一個關鍵的籌碼,一個好的品牌不但能帶給企業直接的經濟利益,還能為企業帶來很多附加的利益。品牌就是力量!當今,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品牌擴張,全國性品牌、世界品牌向區域滲透成為一種趨勢。這種超越地域的趨勢,反映到了門業品牌的競爭,雖然目前這種競爭還不是非常激烈,但根據成熟行業的發展規律和隨著國內品牌價值重要性得到認同來看,未來木門品牌的激烈競爭已是勢在必行了。
4. 國內的門業企業應該怎么做?
品牌還不等于名牌,只有知名的品牌才能成為名牌,也只有品牌成為名牌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占領市場,擁有消費者,擁有效益,擁有企業追求的一切。
優秀的門業企業應具備良好的品牌認知度、美譽度和忠誠度(品牌三度),品牌優勢突顯,將自己的品牌變成名牌。這些優秀的門業企業應當具備能夠扛著品牌的大旗引領著門業行業的奮力向前的能力。